close

今天,剛好看到 US News,這是美國最具指標性的大學排名 (MBA排名 請點我)

詳細排名請點連結,我只是想討論當初我選校時的糾結及經驗

 

* U.S. News : 排名計算方式(以2015年為例)

排名參考各商學院院長對其他友校的評量(占總分的25%)、來校招募的企業問券(15%)、畢業學生起始薪水(14%)、學生就業率(21%)、入校學生平均GMAT和GRE 分數(約16%)、入校學生大學成績(約7.5%)、商學院錄取率(1.25%)。

在這裡我先列一下加州2018 Top 100 的MBA排名:

(藍色是UC系統,黑色是私立大學)

學校 排名
Stanford University 4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—​Berkeley (Haas)  7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—​Los Angeles (Anderson) 15
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(Marshall) 24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—​Davis 42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—​Irvine (Merage) 44
Pepperdine University (Graziadio) 65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—​San Diego (Rady) 82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—​Riverside (Anderson) 93

加州學校真是出了名的強阿! 尤其是UC系統的學校,扣掉傳統UCB和UCLA,中段的UCD和UCI一直保持在前50,連UCSD這麼難進的學校都在82了...

亮點在於UCR的排名升上Top 100,名列第 93!!!

不過我討論的不是在這些數字,關於UCR排名上升,當然很高興也很榮耀,畢竟我目前大概八九不離十會去UCR。

排名上升,代表著學院有在重視教學品質,且逐年在篩選更好的申請者,畢竟這排名有很多評分條件,讓校友和雇主填寫問卷,並加入畢業後Salary、平均GMAT分數,錄取率等。

UCR其實錄取率很高,MBA是63%的錄取率,且GMAT平均在590,GPA與牛校比也是偏低,在這三個評斷項目(大約25%)應該是很糟糕的,卻還能衝上93,代表在其他地方其實是很強勢的!

我認為UCR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錄取率,很大的一個因素在於UCR是所有中高段UC申請人中拿來做為保底的學校,如果不拉高錄取率,其實很容易收不足額或不如預期的招生人數。

如同Albany,SUNY 4大校中有Buffalo、Binghamton及Stony Brook,紐約州更是大校林立: NYU、Columbia、Cornell..及 Syracuse和Fordham等同等級學校的競爭,錄取率不拉高真的沒辦法招收足額學生。

作為奮力向上爬的學校,我認為能夠翻轉GMAT成績及錄取率等劣勢,勢必要提供更多資源,更重視該學院的發展!

況且校友評量大概不會差到哪,各間校友大致上都對母校抱持正向的評價,所以在畢業生起始薪水及就業率應該是表現得挺不錯的(佔35%),而且上個月與UC Riverside 的招生副主任 Tamra Johnson聊天,她不斷強調畢業生的薪資漲到了83,000美元,當時我其實沒有相信她老人家,倒覺得只是老王賣瓜,However,她沒有騙我!!

我點入UCR的分頁後發現,真的是8萬多美元的薪資,唯美中不足也被我猜到了,就是畢業後立即找到工作的比率較低,這部分可能真的憑個人本事,畢竟,加州牛校太多了!!! 強校四環。

排名是真的最直接分析自己可能落點為何的資料。

單以成績去篩選,可以篩掉很多學校,再來就以城市(學校所在地)篩選,可以再過濾掉一些學校。比如: 科技業絕對以美西為主、金融業首選紐約或芝加哥等。

 

而這句話,送給糾結在排名迷思的朋友們 :  最好的,不一定適合自己; 適合自己的,不見得是最好的

 

我因為選擇MBA,學校所在地非常的重要,若太鄉下或偏遠,排名再高也無用武之地。

這張圖就又派上用場了:

undefined

 

矽谷所在地在UCB、UCSF的地方,所以理工以UCB落點最為吃香。

UCLA就在洛杉磯,整個大洛杉磯就是UCLA、UCI及UCR最為靠近。

最南邊就是UCSD,其生物科學非常強勢。

而我,以花費而言,北加州絕對吃不消(也申請不上XD),南加州雖然也貴,但不比舊金山那誇張的數字。且天氣,南加州絕對最適合台灣人去。

且從南加州開車,8小時就能到達舊金山,算是非常近的距離了,在美國一天能夠到達的地方都算近。

 

再來看一下我的選校名單,4間加州學校都在南加州,是非常符合我的期待。其中有UCI和UCSD算是非常挑戰,SDSU和UCR算是目標學校,加州的學校就佔了我申請中一半的比率。

接下來我就以德州UT -- Dallas為主要目標,畢竟唯一托福有過門檻的好學校。

單看排名高(38),不過在UTD之上還有 University of Texas—​Austin (McCombs)(17) Texas A&M University—​College Station (Mays) (38)。

所以德州學校也不是等閒之輩,以地理位置而言,雖不及Austin(學校太難申請了XD),也算是不錯的選擇,畢竟德州有很多科技公司(AT&T、TI),所以就放在我的夢幻學校名單之列。

然而UTD被網友及朋友戲稱為印度人和華人的學校,若有錄取加州學校,我還是以加州為主,畢竟,到了美國,我還是想要體驗一下美國的生活。

 

最後3個名單,就以紐約州立大學Albany(排名93)及以Hofstra做為保底的學校,畢竟,紐約也是個很棒的地方,所以也選了兩間紐約州的學校。

既然已選完了紐約、加州、德州大城中自己能挑戰的學校。而位於風城芝加哥市中心的DePaul怎麼能放過呢? DePaul是當地很棒的大學,雖然名氣在亞洲不算響亮,但以我的成績及經歷,DePaul是我能夠申請的好大學之一了,排名並列93的DePaul在芝加哥的風評非常好,也很值得去念。

 

結論,以我的成績(托福成績點我GMAT成績點我),這樣子的選校名單算是強校也嘗試了(Top 50 兩間),中段目標校為主力(Top 100 四間),保底兩間。

其中,錄取率及class profile非常重要,這兩的資訊一定要查,這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機會錄取或是否將目標訂太高。

比如:

UCI 平均GMAT為660(10-90% : 600~740),平均工作經驗約5年,80%托福成績介於98~106,錄取率為29%。對我而言就是夢幻學校。

Hofstra 平均GMAT為580(80% : 580~620),平均工作經驗約3年,托福80以上過門檻即可,錄取率為45%。對我而言就是保底的學校。

UCR 平均GMAT為590,平均工作經驗約3年,托福80以上過門檻即可,錄取率為60%。但學校所在地及學術名聲更好,對我而言就是主力中選校中要必拿的學校。

但,排名及平均等資訊僅供參考,因為大部分的學校還會經過面試這關,如果面試表現很差,考試分數再好,還是會被拒絕的!!!

而且essay、resume(經歷)等也是參考範圍,所以,硬性條件(考試成績)只要達到水平(平均值),其他條件更突出(經歷、essay及口條),就能夠往更好的學校邁進!

 

而若非M7、Top25 or 50,我認為選擇所在地是比較好的參考項目,畢竟在一個鄉下地方念MBA,能有什麼好實習機會能爭取呢?

更何況畢業找工作,選擇大城絕對是有優勢的!

 

* 本文數據資料皆來自  US News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orris 的頭像
    Norris

    UC | Riverside 小海歸

    Nor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